老哥俱乐部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移动群组 RSS
站内搜索:
NEXT
PREV
  • 老哥俱乐部新闻
  • 信息果真
  • 视频中心
  • 国资动态
  • 关注瞭望
  • 媒体关注
  • 行业信息
  • 投资者关系
老哥俱乐部-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
  人物通讯 首页 > 信息中心 > 人物通讯
向英雄致敬 (五) 抗美援朝老战士 “李艳芬”
泉源: 老哥俱乐部 时间: 2020-10-28 点击数: 37715
 

        老哥俱乐部集团共有60余名加入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他们在国家最需要的时间远赴异乡,为国效力。在战争竣事后,他们以祖国需要为己任,回到祖国,扎根老哥俱乐部集团,在设计、生产、质检、项目等诸多通俗的事情岗位上孝顺自己的实力,继续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再起贡献青春、贡献热情、贡献一切!虽然他们现在都已走到了耄耋之年,但他们用血肉誊写过的历史,将永被铭刻!

老哥俱乐部-老哥必备的交流社区


        “在朝鲜事情时,我时常站在窗边,望着围绕着医院的小山丘,怅然地想,在那一片片数不清的墓碑下,埋葬的事实是谁的父亲、谁的儿子、又是谁的丈夫?厥后,在为战士们治疗时,我找到了谜底。”
        那是在1955年,20岁的李艳芬踏上了破壁残垣、满目疮痍、一经饱受战火洗礼的朝鲜。战争,让这个国家和人民伤痕累累,毁于一旦的家园急需重新建设,身心的伤痛更缺医务职员的照料。组织下达下令后,李艳芬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绝不犹豫地加入援建的医疗步队。“作为一名护士,我只能想象其时战争的惨烈,无数战友浴血奋战,我为自己能够站在这片土地上贡献青春而自满万分。”
        凭证组织安排,李艳芬和战友们来到朝鲜513自愿军医院,为自愿军和朝鲜人民治病、体检。外出执行使命,李艳芬经常要翻过围绕在医院周围的小山丘,山上开满了粉红色的金达莱花。相传,它是一对兄妹在与欺压黎民的官兵屠杀中,由鲜血孕育而生的顽强之花。“那座山上的金达莱花鲜艳欲滴、格外鲜红,簇拥在成片的自愿军战士墓碑旁……”,说到此处,老人的眼中已噙满泪水,似乎思绪回到了谁人山丘,春风吹过,金达莱花摇曳低语,宽慰亡灵、诉说感恩。
        “厥后,在为自愿军战士治疗时,我终于得知,那些国之忠魂来自于铁道兵团”,为了兑现“自愿军打到那里,就把铁路修到那里”的豪言壮语,他们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一条打一直、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这些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优异子女!”李艳芬的眼中全是敬重。
        虽没有亲历战争,但自愿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志和精神深深地纹刻在李艳芬的头脑中,牵引着她、指导着她、感召着她。1958年,李艳芬随军撤离朝鲜,先后到甘肃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继续医务事情。1978年,转业来到哈尔滨,进入哈尔滨锅炉厂医院事情。通过一直起劲,她从一名护士升至主治医师。
        “在医院事情的这十几年,工厂里的工友们扎实肯干、不畏艰辛、祖先后己、不求回报的精神,让我时时想起那些自愿军战士。”
       李艳芬的儿子白波回忆说,“母亲经常一遍各处跟我们讲抗美援朝自愿军英勇作战的事迹和工业工人空手起身、攻坚克难的故事,从小我就以为,中国共产党了不起,中国武士了不起,中国的工业工人了不起。”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耐久弥新,成为中华子女的精神印记,此后无论面临何种难题和仇人,都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看到无数医务职员身披白色战甲冲在前线,已是耄耋之年的李艳芬感伤万千,“再年轻二十岁,我一定去抗击疫情战斗的第一线!”说完,李奶奶对着采访镜头郑重敬礼。


 
相关新闻
首页 | 集团概况 | 信息中心 | 主营营业 | 研发实力 | 企业文化 | 社会责任 | 党群事情 | 人力资源
黑ICP备06000101号 | 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执法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老哥俱乐部
版权所有:老哥俱乐部  上市公司: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立异城立异一起1399号 邮编:150028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451号

【网站地图】【sitemap】